第23章 巡视广州(1/2)

作品:《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胡璇虽然被惊得目瞪口呆,但李炎却不是临时起意,他这几日想了许久,之前让张同敞负责广州市舶司开海,现在又令胡璇组织整顿佛山铁冶事宜,没有亲自去巡视一二到底还是不放心的。新

而且,其实他对广州市舶司和佛山铁冶有着更大的期望,在他的设想当中,这两个地方将成为光烈朝北伐的重要依仗。

他是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交予广州、佛山两地实施的,不亲自看看,心中毕竟没有底。

当把这个打算给阁臣们说了之后,瞿式耜等人一开始自然是反对,很多都察院御史官员、六科给事中也是马上“清正直言”、“绝不逢君之恶”。

但还是那句话,现在的光烈天子与之前的桂王朱由榔已经不同了。

潮惠、漳州大捷威望震于江南;广州开海设市舶司又掌住了朝廷钱袋子,别看张同敞也是文官,可人家又不会和皇帝闹别扭,再说你以为赵纪在那是当摆设吗?借着军制改革,在军中权威也无可置疑。

现在的天子已经不需要和文官们太过虚与委蛇了。

最终,力排众议之下,百官们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

李炎也没有大张旗鼓,只点了四百亲卫骑兵、五百亲卫甲士宿卫左右,然后便轻装简从的向东面出发了。

按照他的计划,打算先从肇庆到广州,看一看市舶司建设的现状,再折返回程时到佛山看看。

此时的佛山其实只是一个镇而已,广州府南海县下辖的一个镇而已,还远远不足与后世那个地级市的规模相提并论。

说起来路程也不远,离肇庆也就不到两百里的样子,若是骑马,不到两日便可抵达。但一千多人浩浩荡荡的话也就四日行程,也正因为路程不远,虽然文官们都反对自己出行,但最终还是屈服了,否则要是学叫门天子朱祁镇那样跑到几千里外的敌占区去浪,怕是文官们能一头磕死在大殿柱子上。

这也是让李炎感到庆幸,本来一开始重生的时候,结合所知道的历史,他对自己这个小朝廷的未来相当悲观,乃至于绝望。但当在惠州“置之死地而后生”之后,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威胁,他才发现:其实广东这个根据地真的很不错啊!

论粮食,广州处于北回归线上,庄稼一年三熟,以及发达的渔业。虽比不上湖广、江南的大粮仓,但自给还是可以的吧?

论财政,更不必说,靠着当今世界上最繁荣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海贸路线,只要经营得法,一年几百万两都是有可能的。

论资源,广东有大量易于开采的露天富铁矿,而且还有佛山镇这个此时全国首屈一指的钢铁工业基地。再加上,自己不能生产的东西,背靠大海,我还能买啊!日本的硫磺、葡萄牙的火器、东南亚的粮食、煤炭,大海茫茫无际,只要把郑氏一系拉拢好,不做什么杀鸡取卵的行当,这大海就是光烈朝廷取之不尽的聚宝盆!

李炎越想越觉得,这北伐满清,也不是毫无胜算嘛?而且他还知道,历史上再过一年,满清北方也会出大乱子,到时候应接不暇之下,不说一举统一全国,割据一方,饮马长江还是有可能的吧?

也不知道历史上的南明朝廷是怎么能玩脱的......

随着李炎一路上的“宏伟规划”,也许是骑兵多,而且又都是些强健的军士,仅仅三日多时间,一行人便抵达广州府。

广东巡抚陈邦彦带着一众官员出来迎接圣驾,其实按照规矩,一般情况下两广总督、巡抚的驻地是在肇庆或者梧州。但如今肇庆是光烈小朝廷的临时首都,而且李炎和内阁也觉得广东中部和东部还是要有大员看着。其他不说,光这番禺县的海港码头还有南海县的佛山镇,那都是朝廷的命脉啊!

所以也就让巡抚陈邦彦转到广州办公。

李炎下了马,身后的随从们在他的允许下也都下马恭敬站立在一旁。此次他并未带什么文臣,唯有带上了年轻的中书舍人王夫之和刚刚上任的工部右侍郎胡璇。

而在迎接队伍中,跪在陈邦彦身旁的却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胖大叔。

李炎打量了下他身上的四爪蟒龙袍,就明白他是谁了。

这边是后世历史上闹着要和朱由榔的永历朝廷分庭抗礼的“绍武皇帝”朱聿鐭,可惜在这一世,李炎一开始便让人带兵进了广州,还利用了他,给李成栋、佟养甲演了出戏。

如今之前怂恿朱聿鐭的苏观生等人都被处理了,要么打发到地方,要么革职回家,到是也没杀人。但他的“皇帝梦”肯定是结了。

见到李炎看向自己,朱聿鐭自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自我反省,然后又痛骂苏观生等人的“挟持”,要“凌迟处死”这些“乱党”,再向伟大圣明的光烈天子表达自己拳拳忠心。

开玩笑,现在是什么情况?当初他朱聿鐭趁桂王一众君臣在广东立足未稳时,还能有几分分庭抗礼的力气和可能。如今呢?李、佟两万多大军都灰飞烟灭了,全广东的武装力量都改叫“光复军”了,他有几个脑袋够砍啊?

李炎倒也不打算追究,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最新章节第23章 巡视广州,网址:https://www.7v55.com/144/14492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