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凌城(1/2)

作品:《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孝陵位于紫金山南麓,南京内城东面,本来外面专门设有孝陵卫守护陵寝,但弘光以后,自然早就灰飞烟灭了,不过两三年的光景,如今看来竟是有些荒芜。

教导师护卫之下,朱由榔身着衮服,头戴翼善冠,朝着孝陵再三祭拜。

典礼并不隆重,眼下只是出于这个年代的道德准则,朱由榔必须先来祭祖而已,真正的大祭,还是得等拿下南京之后再说。

与此同时,十万大军四面合围,开始逼近内城十三个城门,隔着秦淮河,便能一眼望见那赤红色的猎猎旌旗,大军连营从莫愁湖畔绵延到雨花台前,旗鼓、号角之声阵阵远波,传入城中百姓的耳中。

光烈二年九月二十九

大明光复海军三辰旗下,二十多艘载炮战船从秦淮河经由莫愁湖直驱城西水门。

拿下外郭城后,海军舰船顿时得到了一个在内河的停泊地——莫愁湖

郑成功让郑鸿逵带着全军能够进入内河河道的上百艘中小战船进入莫愁湖水域下锚屯驻,于是对于清军而言,原本作为南京城防重要依凭的护城河体系一下子就成了令人头痛的存在。

明军仗着战船大炮,在河道中横行无忌,今天轰一下清凉门,明天吓一吓石城门,弄得原本就精神高度紧张的清军疲于奔命,再过了两三天,也许是发现对方只是恐吓而已,就不怎么管了。

但这次,却没这么简单了。

李过将随军两个炮营中的一个搭载上海军战船,加上原本的海军船炮,二十艘船搭载不下二百门火炮,顺流而下,列队轰击南京水门。

南京水门和三山门紧靠在一起,常常被统称为水西门,为秦淮河进入南京的入口,也是南京水路的主要通道,水门之后,便是传说中的“秦淮风月”所在了。

于是乎,当水门外两百束火光开始吞吐,整个南京城都被震动起来,洪承畴别无他法,最后只得将城内的许多渡船、画舫搜集起来,于水门之后自沉,从而堵住水门。

但这般行动却是让城内恐慌与躁动更加高涨起来,毕竟水门附近都是南京繁华之地,隔一条街便是应天府衙,炮声隆隆,半城百姓都能依稀可闻。

-------------------------------------

“所以你们还是打算在聚宝门动手?”

门前萧索的南京贡院内,一间原本作休息的耳房中,一名秀才打扮的少年和一名仆从打扮中年人轻声对话。

自从清军南下后,出于安抚士绅的需要,倒是在顺治二年开过一次科举,但当时江南抗清斗争如火如荼,由于剃发令的执行,士人和清廷的关系十分生硬,根本没几个人来考。

至于明军东征以后,多铎更是没心思和这些士绅玩游戏了,贡院一直闲置下来。

不过眼下,这里倒是密谋的好地方。

中年人正是雷潜,闻声回应道

“已经打点妥帖了,张洵那边能拉得动手下亲信百来人,这几日城外炮声不绝,绿营各部将佐士卒心中也早已揣揣,其余虽然不知情,但事发之后,必然也会观望。”

那不到二十的少年人皱眉

“可我听说那洪贼已然把城门用木石堵死,就算动员出人手,也开不了城啊。”

南京城墙高大,在城门被堵死的情况下,倒不是说不能通过云梯、绳索之类攀上去,但时间上肯定比较慢,无法迅速以绝对力量控制全城。

年轻人正是夏完淳,弘光元年,其人年方十四,跟随其父夏允彝参与抗清起义,事败后,夏允彝投水自尽,夏完淳便只得跟着自己老师陈子龙继续抗清,如今虽然才刚满十八岁,但却已然有了四年多流落四方、组织起义的经历,论起气节、行事,恐怕比侯方域之流强多了。

冒襄去联系张洵后,整个陈子龙这边和锦衣卫的联络工作都交给了夏完淳负责,事实上他也完成得相当不错,并未有过任何失误,让清军发现端倪。

雷潜声音低沉道

“之前我们通过画舫,运了几百斤火药进来,现在估计还藏在武定桥那边,届时可以用来将堵门的木石炸开。”

几百斤火药,若是想要炸开城墙肯定是不够的,而且他们也不可能现在去挖地道,但炸开洪承畴临时用来堵住城门的木头、石头,还是够用的。

夏完淳思索一二,接着问道

“人手呢?我记得你们把人藏到监狱了吧?”

城内戒严后,原本潜入南京的锦衣卫执行司成员们难以找地方聚集,最后赵纪想到了监狱,毕竟所谓灯下黑,只有这地方不会引起清军的格外关注。

雷潜先是通过之前打通的一个清军千总关系,把二十多个手下送进了应天府监牢,而后继续打通各方关系,不断零星的以不遵守戒严的犯人名义把人员送进去。

大概就是接着贿赂,表示“我看那几个人早就不爽了,大哥你帮我个忙,我想亲手整他”之类,伪装成了一个有钱的商人,把自己对手商行上下一两百个老板、小厮诬陷入狱,这种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最新章节第107章 凌城,网址:https://www.7v55.com/144/144927/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