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门户洞开(上)(1/2)

作品:《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自从武备局的工业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后,朱由榔一直很关注火器产业的发展,除了技术上进步,产量也极大提升,比如火药。

火药的配方中,最重要的,也是比较难弄到的就是硫磺和硝石,毕竟明军所需的火药不是一两百斤,仅仅只算炮兵,全军数百门大炮,一个月作战至少就要消耗近万斤火药。

此时的硫磺制取办法主要是通过冶炼硫铁矿时获得,中国当然也有硫磺矿,但主要集中在四川、甘肃、青海等地,故而此时明军所用火药中的硫磺,主要是通过海贸从日本进口(日本的硫磺矿很丰富,因为在火山地震带上)。

至于硝石,中国并不缺乏,两广地区就有相应矿产,并且为了节省成本,工部还会直接向民间收购土硝(猪圈、厕所、土墙、盐碱地的墙面、地面会结晶出硝酸钾,称为土硝)。

到了光烈二年,矿务局和武备局配合之下,工部在广东和湖广共建设了六个火药厂,月产量接近三万斤。

拿下江西全境后,姜曰广、王夫之迅速构建起后勤补给路线,对于赣南受灾民变地区,免征秋粮,但赣北平原地区的秋粮还是要继续征收的,由于临近前线,倒也没这么麻烦,就地征集,直接就送往前线。

堵胤锡那边情势越来越艰难,但即使如此,依旧没有断过补给,源源不断的弹药、粮草、武器、民夫跨越千里,支援前线,好在江西的光复,的确很大程度减轻了他的压力。

最新一批补给是前天才抵达的,很快就调集出一千三百斤火药,李过也不傻,见朱由榔又是继续挖壕沟,又是搜集火药,很快就反应过来。

当即从周边乡村向百姓手中购得几副薄木棺材,把火药填入,而后等俘虏挖掘铺设完壕沟,其间清兵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守将张天禄也知道,让对方这般掘到城下不是办法,但他还没有意识到对面到底要干啥,还以为对方是想挖地道进入城内,所以一方面派人在城墙边上听动静,一边组织精干人手夜里出城搞破坏。

不过自从满洲俘虏想出了在壕沟上方铺设木板的点子后,想要破坏壕沟就很困难了,因为有木板和泥土覆盖下,原本的壕沟顿时变成了地道,清兵完全无法看到其内部构造,就算突入,明军也能利用壕沟埋伏。

而更加让朱由榔意外的是,给予这些夜袭清兵最大杀伤的,竟然是那些个满洲俘虏,他们虽然手中没有武器,但只凭借挖掘所用的工具,竟然击退歼灭了三百多清兵。

这倒是让朱由榔颇有兴致,看来人家满清能够扶持汉奸,自己未尝也不能扶持一批满奸啊。

想到这里,他干脆让之前那个想出了木板铺设壕沟点子,名字唤作杭爱(章佳氏)的八旗小校,挑头组织一个敢死队,出于安全需要,不给他们发甲胄,但近战所用刀矛会给些,并且只挑选表现积极的分子。quai.c0m

而且为了分化,这些积极分子的伙食要比俘虏们好一些,并且可以监工,如此一来都不需要明军干涉,俘虏们内部就产生了分化,这些监工往往很招俘虏们记恨,这倒反而让他们无法团结起来。

次日一早,城内上千清兵还在城墙内侧监视着,张天禄估计对面打算挖地道直通城内,便让人仔细听城内动静。

一队清兵全副武装,在西侧城墙段聚集起来,前两日有人发现这边有掘动痕迹,清军就打算在此设伏,等对方地道一通,马上用滚油、木石给他来一下狠的。

可过去了一天,明军突然动静就停了,也不继续挖了。

带头参将非常疑惑,明军这咋就不继续挖了?

莫非他们发现自己这边设了埋伏?

而隔着一丈多土地的那头,刚刚掘好不久,将装有数百斤火药的棺材推进城墙下方的壕沟后,所有人马上往后撤,只留下一条一米长的引火线。

点火的是一名八旗俘虏,这活相当危险,毕竟一个不小心,说不得就来不及跑出来,不过上边许诺,只要他成功引爆,便可提拔进杭爱的监工队伍里。

一咬牙,拿出火折子,点燃引线后,马上往后顺着壕沟跑

“呲呲”

那燃烧的声音犹如催命,其人知道这玩意威力巨大,一刻不停,迅速往后疾驰,从最近的通风口处爬了出去。

几乎同时,清兵这边还都集结在城墙边上,而明军大部早已列阵,虎视眈眈瞄准当涂县城

只等着一声

“轰隆!”

巨响惊天动地,犹如地震般传出数里开外,无数砖石刹那间飞崩四散,烟尘四起,扬出十几米高,整个墙体都在颤动,雪崩般的倾泻而下。

原本列队在城墙边上的上千清兵首当其冲,无数人当场就被掩埋,其余也只得惊弓之鸟般四散奔逃。

余波阵阵,尘埃落定,一处十余丈的巨大豁口显露出来。

“杀!”

焦琏亲率精锐,冲杀在前,身后数千明军接连跟上。

趁清兵尚在爆炸的余震中未能反应过来,明军将士已然朝着炸出的豁口冲去。

一旦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最新章节第102章 门户洞开(上),网址:https://www.7v55.com/144/14492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