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断锋(下)(1/2)

作品:《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朱由榔从行军床上挣扎着爬起来,帐外侍立的李景兴连忙入内

“陛下,军医说了,还需将养几日。”

朱由榔知觉自己左臂上还裹着纱布,好在甲胄精良,多铎此箭并未深入,只是受些皮外伤,休养十几天便能如初。

而后对李景兴问道

“朕昏迷多久了?眼下军中情形如何?”

“陛下昏迷两日了,眼下军中由李过、李定国二位都督主持,军山湖这边战场已经基本扫荡干净,初步统计,此战斩获恐怕将近两万,其中清虏镶白旗几乎全军覆没,自多铎以下,包括完颜叶臣、尚善均已身死,唯有何洛会、屯济勉强逃脱。”

“剩下,前后抓了不下五万俘虏,很是二位都督正在头疼呢,毕竟本来就没有多少粮食,突然多出这么多张嘴。”

朱由榔闻言提起兴趣

“那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李景兴禀报道

“好在战后第二日,哦,也就是今日上午,南昌方面就有人过来联系,再加上宁宇都督拿下余干后,那里本来就是清军后勤中转地,存有不少粮草,可以支应。”

朱由榔颔首

“那就好,除了手上有过血债的清虏将领,其余各部俘虏,不要过分苛待,逐渐转移到后方便是,南昌那边不是来人了吗?就让他们着手接收吧。”

李景兴连忙应下,然后顿了顿说道

“南昌那边过来的是王御史。”

听到王御史三个字,朱由榔还愣了一下,紧接着反应过来,应该是王夫之,这家伙如今已经是副都御史了。

原来朱由榔领兵朝军山湖而去,准备和多铎寻求决战的消息一传到后方,瞿式耜等人颇为担心,可身为阁辅大臣,他们也知道此时不能干预前线,最后决定把王夫之派出去,督抚江西。

朱由榔走前说过,自己御驾亲征期间,后方所有政务都由几位阁辅大臣总理,内阁签署的命令,除非与圣旨冲突,否则与皇命无异。

因为朱由榔知道,这时候不是什么搞权力制衡的时候,大敌当前,只要能克敌制胜,能稳定后方,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妥协。

随后在李景兴的帮助下,披上常服,走出大帐。

“臣参见陛下!”

大帐外,一列将帅等候,还有一个鹤立鸡群穿着文官袍服的王夫之。

朱由榔先对王夫之道

“而农是多久过来的?”

王夫之正色

“臣五日前就抵达了南昌,路上听闻了陛下南下军山湖,便着手和姜学士一起筹备转运粮草事宜,”

“后来又听说军山湖水师覆没,润陂危在旦夕,姜学士打算干脆从南昌那边凑出船只南下,把陛下接回来,结果就知道了陛下焚舟斩马的事情......”

朱由榔安抚道

“而农你来得也是时候,如今江西境内清军基本为之一清,又兼此时恐怕已至秋收,你和姜曰广就一起着手接收江西各地州府政权,组织秋收吧。”

王夫之自然称诺,来此之前内阁给他的差遣就是江西巡抚。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眼下比较棘手,那就是姜曰广该怎么办?

王夫之试探的问道

“不知姜学士是否要回肇庆?”

言下之意便是姜曰广身上这个大学士到底作不作数?

姜曰广这个什么殿阁大学士是自己封的,朝廷虽然默许,但从未承认过,说起来,到目前为止,朱由榔还没给当日南昌事变的各方势力一个交代呢。

朱由榔想了想,反而对王夫之咨询道

“而农,你说......让姜曰广入阁,好么?”

从内心深处而言,朱由榔对于姜曰广这种有着明显东林党烙印,而且又没有瞿式耜那般“从龙之功”的人入阁为辅臣,是不大乐意的。

一方面是由于对明末党争的预防与警惕,而另一方面,也觉得这样会对不起诸如张家玉、文安之、陈邦彦这些在前线和地方兢兢业业的督抚大臣。

王夫之仿佛看出了朱由榔心中所想,却突地呵呵笑道

“陛下何必担忧,此战阵斩多铎,歼敌八万,天子威望,已至极点!从此朝堂上下,大明之内,难道还有陛下说了不算的事情吗?”

这话说得不假,此战之后朱由榔砥定半壁河山,拿下江南全境,估计也就是不远的将来了,论功绩、威望,难道还有自己说了不算的事情吗?朱由榔虽然也知道这些,但从“一代思想大家”王夫之口中说出,还是有些怪不好意思的。

“陛下看不惯东林党,别说一个姜曰广,就是把朝中全部东林系官员撵出去又如何?杀了又如何?难道他们还能翻起什么浪来?”

朱由榔听到这里,收敛笑容,似乎有了其它意味。

王夫之脸上笑容也逐渐消失

“可陛下,身为天子,身为明君,有些事情,哪怕不喜欢,不屑一顾,就可以不做吗?同样,知人善任,难道可以凭好恶决之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最新章节第90章 断锋(下),网址:https://www.7v55.com/144/144927/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