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破釜沉舟(1/2)

作品:《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李定国知道,攻城这种事情,最重要的便是给对方心理压力,必须趁对方指挥中枢短暂瘫痪之时,迅速掩杀,扩大心理压力,如果反而停下来,慢吞吞打造器械攻城,对方喘过这口气,就没这么简单了。

历史上,李世民破薛仁杲时,攻重兵防守的泾州城,就是巧妙运用心理压力,野战时坚守不出,不与对方交战,等对方士气空耗,然后在果断出击,把对方败军一路追杀入城,而后大军迅速包围攻克。

军中部将问他为何野战时坚守不出,而追击攻城时却又不管不顾呢?李世民的答案很简单,战争,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最重要的就是军心士气,野战时对方士气高,自然不可直接争锋,追击时,对方风声鹤唳、疑虑重重就要一鼓作气,避免敌人反应过来腾出手布防。

李定国文化水平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懂这些道理,事实上,其人学习速度很快,从历史记载上看,李定国的性格是明末众多军阀中,少有的谦逊好学,恭敬礼士,成为大西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后,他便开始有意的向军中文士学习。

而后来和福建巡抚张家玉共事,两人虽然也有过冲突,但总的而言,张家玉对于这个在一众粗鄙跋扈的武将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将帅还是颇有好感。

明军大部合围都还没有完成,就已经派出五千精锐开始攻城,余干本来就是个县城,城墙夯土还不到两丈高,明军士卒也没啥攻城器械,只有十几具简易竹梯,但奈何实在太快了,刚刚死了主将的清军都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然冲到城前。

与此同时,由马拉着的一个营野战炮停了下来,开始校对位置。

李定国真是爱死这种新式火炮和炮车,三匹马拉着,便能跟上步兵急行军速度,而且炮车很方便,两大轮子停下,马绳解开,立刻就能就地装填射击。

从赣州到这的一路上,李定国靠这玩意攻破了三四个县城,所向披靡。

“通通通......”

一波弹雨飞驰过去,将夯土城墙上砸了个稀巴烂,火光硝烟吞吐不绝。

“冲!”

胡一青带头攻城,身披双层重甲,一手持盾,嘴中衔刀,不到两丈的距离,几乎数息之间,就被他攀援而上。

城头慌乱的清兵连忙抵挡,可哪里是胡一青的对手,不到半刻钟,竟是左劈右砍,横挑竖砸,结果了三四人,身后明军选锋将士鱼贯而上。

战斗只持续了一个时辰就基本结束,都等不到城外看戏的其它三万多明军动手,只凭这攻城的五千精锐,就将守城绿营清军打到崩溃。

最后残余的千余人只得高呼投降,开门献城。

-------------------------------------

“李定国,又是李定国!”

多铎看着眼前快马加鞭从鄱阳方面传来的情报,差点被气出血来

正当明清两军决战在即,对面明廷皇帝被自己逼到了绝地之时,后面却出了天大的幺蛾子。

余干丢了,而且还没来得及将李定国北上的消息传过来就丢了,据说只守了一个时辰。

“饭桶!这帮汉军一群饭桶!”

多铎愤愤将情报掷出。

完颜叶臣在旁劝谏道

“眼下关键在于,我军大半粮草都囤积于余干,如今余干丢失,我军粮道断绝,如何补给?”

多铎终于再三平息了心中怒火,沉吟片刻后道

“余干被李定国所夺,我军与鄱阳路上交通被断绝,为今之计,也只有学明军之前那番,将粮道置于水路之上,用船只转运了。”

想到这里,多铎不禁庆幸,好在之前靠策反赵任夺得了军山湖水域的控制权,否则如今被逼入绝境的可就不是明军,而是他多铎了。

于是乎,多铎又急令张存仁派船只从鄱阳转运粮草,于军山湖东侧抵岸。

润陂聚集的明军这边也同时收到了消息,可朱由榔刚开始欢欣鼓舞一番,却又是被李过等将的分析泼了一盆冷水。

清军陆上补给线虽然断绝,可完全可以通过军山湖补给啊。

朱由榔闻言又不禁后悔,自己干嘛就头脑发热把蒋挺的传给烧了?当然,其实不烧也就差不多,想凭着这三十艘战船就去断绝清军补给线实在异想天开,这可不是海上,军山湖就这么大,恐怕没你打游击的地方。

尤其是清军知道明军水师已经全部玩完,没有力量阻挡自己,却是直接大摇大摆起来,毫无担心。

只是,明军水师真的全部玩完了吗?

军山湖西侧的芦苇荡里,二十多艘大小船只停泊其中

其中最大,约有六百料的坐舰上,一名将佐对自家副将道

“将军,军中粮草将尽了,这两日,大伙都只能靠捞些湖鲜、野菜掺和着吃,长此以往,不是办法啊,要不咱们南下去找陛下他们吧?”

那身姿壮硕,面庞犹如老农般沟壑遍布,质朴无文的副将叹了口气

“如今状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最新章节第77章 破釜沉舟,网址:https://www.7v55.com/144/144927/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