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置之死地(上)(1/2)

作品:《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余将军,东边赵将军派人传信过来。”

一艘快桨哨船,带着书信从邬子寨方向飞驰而来,进入横在湖面,封锁的余龙所部中。

“哦?怎么说?”

“赵将军说他那边似是发现了清军大股战船,判断清军可能想从东面夺下邬子寨,希望将军能派战船过去支应援助。”

余龙闻言略加思索,倒也在意料之中,军山湖和鄱阳湖之间水道狭窄,邬子寨正处于关键要冲,清军打算从这里主攻进来,也并非什么奇怪事。

赵任那人所部在中军里战力实在排不上号,一方面是因为其人克扣军饷比较严重,另一方面又抗拒军制改革,还是私兵将有那一套,即使分配了新式武器,也就是那个样子。

若是清军水师果然倾巢出动,说不定还真的会出乱子,想到此处,余龙立即下令

“抽调两个营,带六十艘战船过去吧,嗯,我亲自去,再通知塔将军,让他带着剩下一个营继续在此监视警戒。”

塔天宝是余龙副将,两人都是粗人性子,自从搭班以来倒是配合得不错,让他留守,余龙也比较放心。

天一拂晓,六十多艘大小战船就从明军水寨中驶出,明字和光复大旗在湖风中猎猎作响,余龙站在旗舰上,踌躇满志,和塔天宝挥手告别。

塔天宝看着自家主将的坐舰远去,隐隐皱眉,最后只能看到细细的桅杆,心中确实有些没由来的恐慌,问题到底出在哪了呢?

-------------------------------------

六十多艘战船进入赵任所部控制的邬子寨外水港停泊,余龙就打算去找赵任了解情况,赵任连忙将对方迎上自家坐舰,让人倒酒相待。

余龙看到对方船上居然还有不知道从哪弄来的歌姬在旁侍候,心中有些不快,竟是面色略冷。

这其实倒也没什么,明末之时,军队纪律败坏,主将带着几个歌姬随军享乐算什么啊?当年左良玉直接在襄阳驱民为兵,纵兵大掠,所作所为,也就比满清好点,比农民军都不如。

在赵任看来,自己这般作为已经是相当“委屈”了,自己当初宰了清军将佐投奔明廷,有献城之功,结果过得还不如当初在清军时快活呢!

这狗屁光复军里,这要管,那要管,不让劫掠、不让摊派、不能吃空饷,虽说军饷未曾少过,甚至每逢节假还有天子额外赏赐的“衣赐”银两,但那是对大头兵好啊,对于他这样的兵头子有什么好处?

他稀罕那点银子吗?当初在清军麾下,但凡拿下府县,除非八旗军官点名要留下的,其余城中一切,可都是任凭上下将领处置!纵兵一掠,能得多少银子?

比如那金声桓,之前不过参与了小半个江西的攻略,就能随便积累起三四十万两的身价,那吴三桂、尚可喜等人,得有多少家资?

抱着这种想法,赵任看着对方面色里的冷然,心中大为不快,你余龙装什么圣人?无非就是你当年是从龙老将,以后前途不愁,看不上这点喝兵血的蝇头小利罢了。

不过脸上却是依旧堆笑,给对方倒酒

“余将军,昨日我派了哨船,那清虏在瑞虹镇北边集了上百艘战船,旗帜招展,看样子少说也就一两万之数,我猜测这必是张存仁主力!那厮竟是要与我等决战了,故而才报与将军,请求援助。”

被派遣南下的水师当中,总兵只有余龙和赵任两人,但无论以资历还是地位而言,都是以余龙为主。

“既如此,我今日便派出哨船去查探一番,然后在邬子寨这边布下防务。”

余龙倒是没察觉出什么不妥,这军山湖北部水道可是此战的关键所在,一方面明军为了不被清军骑兵切断粮道,便将粮道置于水上,船只从军山湖北面,靠近南昌府的水道起运,直接穿过湖泊,在军山湖南面的明军背后卸货,完全不怕清军切断。

另一方面,明军还能将新式火炮载于船上,于湖畔巡游,只要清军靠近湖畔,就能进行火力打击,十分方便。

如果战事继续朝明军方向倾斜,那么水师还能在军山湖东侧寻机登陆,侧击清军。

这也是为什么李过要建议将决战战场定在军山湖的原因,这里最能发挥出明军的水师优势,并且限制清军的骑兵优势。

可反过来而言,一旦明军丢失了军山湖的控制权,会发生什么呢?

粮道被彻底截断,北面鄱阳湖的水师无法南下支援,朱由榔的五万人马将彻底成为一支进退不得的孤军。

次日,驻在邬子寨北面的清军水师突然行动起来,邬子寨这边,余龙开始调动战船即将出寨迎战,在此之前,从朱由榔到普通将士,对于明军能守住军山湖水域这一事实毫无质疑,毕竟,通过这些天的摩擦交战,大家都看出来了,清军水师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无法和明军相比,更何况明军还有新式火炮这个大杀器。

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都准备好了吗?”

赵任站在甲板隔层下的一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最新章节第73章 置之死地(上),网址:https://www.7v55.com/144/144927/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