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乾清宫与丽谯楼(1/2)

作品:《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光烈二年,六月十八,初伏

肇庆丽谯楼的一封诰文发往各地衙门、军旅

这次落款并非圣旨或是内阁,而是“光复军大都督府兵马大都督,天下兵马大元帅。”

东征即将开始的消息在短短十几日内传遍各府县,现在,朱由榔已经没必要隐藏什么了。

“孩子还小,岭南气候炎热,前些日子母后从广州那边找了一两个善于儿科的大夫,注意经常带孩子让大夫看看”

朱由榔不知怎的,竟有些啰嗦了起来,对皇后王芷吩咐,王芷是个细心的女子,其实用不着他说这些的。

自从皇长子降生后,宫中的用度一改之前朱由榔以身作则的拮据和勤俭,每月开支第一次突破了三千两,多雇了些医生大夫。毕竟当了爹,而且这个来的及时的儿子对于作为皇帝的他而言也意义非凡。

身为后世普通家庭长大的孩子,朱由榔即使已经当了一年半的天下至尊,但对待自己的家人,无论是妻子、母亲还是孩子,都少了一分帝王的利益权衡,多了几分亲情。

这大概就是为何历朝历代的开国帝后之间感情大多要比后来君王好,起于微末,共经患难,对于亲情看得往往更重。反而那些天生就在帝王家,从小就在无数宫廷和内外纠葛中长大的后继之君,很难体会到这种情感。

王氏将怀中睡着了的朱慈煊交给了奶娘,这位皇后比朱由榔还要小三岁,今年不过二十一二的年纪,放在后世不过是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此时却已然担当起后宫之主、母仪天下的重担。

当然,朱由榔的后宫相当可怜,除了皇后王芷,就只有两名嫔人,宫女、内侍更是经过多番裁撤后,只剩下三名后妃身边的十多个和太后身边的十多个,直到皇长子出生后,才多招了十几个服侍。

这个规模别说皇帝、藩王了,和一些广州地面上的豪商都没得比。

为了不铺张浪费,朱由榔带头废了那些杂七杂八的礼乐,一年中除了年初年末那些个祭典、大朝以外,出行都没有什么奇奇怪怪的礼乐队伍。

在朱由榔看来,出行带着什么“净鞭开道”、“黄土铺路”甚至一大堆伞盖和珍稀动物,还不如直接领三百提刀贯甲的骑兵来的安全实在。

群臣见状,也只道皇上是在“卧薪尝胆”,是在时刻提醒自己祖宗江山尚在沦陷,以作激励,不少人都暗暗称赞,这位天子且不论能力如何,起码就这态度,就有中兴之主的气象。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朱由榔其实真的没想过什么卧薪尝胆,在他看来,就算搞个后宫佳丽三千,自己也没那个精力不是?他穿越的时候,也没个老爷爷或者外星人给他一个超人身体,一不小心把自己弄个英年早逝咋办。

至于那些个仪仗扈从,他是真的不知道有啥意义,在他看来,桂北一战之后,普天之下,再气派的仪仗,也没自己身后那杆龙纛管用。

王氏担忧道

“四郎,这次不会有什么危险吧?之前我听说桂林那次,清虏可是差点就破城了。”

朱由榔是他便宜老爹的第四子,登基之后,他一直觉得自己妻子一口一个“陛下”怪怪的,两口子私底下便都称呼四郎。

不得不说,老朱家大部分皇帝对老婆的感情都不错,当然也不乏嘉靖这种“不肖子孙”。

“放心,之前那是危急关头不得不弄险,如今二十万大军齐发,形势已经大不相同了,我就是去后面督战压阵而已,不会上前线的。”

朱由榔仔细安慰。

见王氏心情似还有些低落,朱由榔振作道

“芷儿,与我披甲吧!”

王芷轻车熟路,默默将金光灿灿的甲胄给朱由榔围上。

“妾身祝陛下凯旋!”

“放心,下一次咱们一家团聚,就是在南京城里了!”

………………………………………………………………

北京城中,乾清宫内

“好啊,好一个越王勾践,好一个光武昭烈!”

多尔衮看完手中的情报,有些肃然

桂北一战之后,满清再迟钝,也知道要搜集对面有关的情报了。

明廷这边帮助江南商贾走私,一方面的确获利众多,而且有助于锦衣卫渗透,但渗透这东西总是双方面的,满清又不傻,怎么可能想不到派人混进队伍中,进入南边打听情报。

不过不同于锦衣卫这边天然就有“大义加成”,满清的渗透要难得多,基本上只能搜集到一些基层的情报,对于明廷高层保密的决策,还是一无所知。

不过眼下,朱由榔已经毫不掩饰自己发动战争的企图了,就这个时代,十几万大军的行动,怎么可能藏得起来?明廷方面趁两广秋收,发行国债的操作也被清廷获悉。

当然,按照他们的理解水平,所谓国债应该和清廷以及崇祯年间的各种摊派一样,无非起了个好听名字,莫非朝廷还会还小民的钱?开什么玩笑?

但所有信息都指向同一事实,明军将在一月之内,对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最新章节第41章 乾清宫与丽谯楼,网址:https://www.7v55.com/144/144927/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