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筹备与阳谋(1/2)

作品:《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张同敞手持笏板,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正色朗声道

“陛下,臣以为秋前出兵粮草并非没有保障,臣有两策可以应对!”

“哦?别山快快讲来!”

别山是张同敞的字,朝中大臣都知道,朱由榔称呼自己的亲信年轻官员时,喜欢直呼其字,表示亲近。

“夏粮却是难以支应全面作战,可诸公忘记了,这岭南两广秋收是要比江南早的!”

张同敞的意思不难明白,朱由榔也回过神来,的确,由于纬度关系,更靠近热带的岭南两广地区,收获确实要比湖广、江南等地早,同样,江南收获也比北方早。

但还没等朱由榔说话,一旁的阁臣陈子壮却是皱眉道

“两广收获早的确不假,可眼下朝廷的主要产粮地乃是在湖广,湖广秋收,却是和江南一同,如此一来,届时只靠两广这点粮食够十几万大军消耗吗?”

朱由榔也颔首赞同,虽说两广收获要早,但并非主要产粮地啊!

张同敞面对满朝君臣的疑惑,却是自信一笑,经过一年的实践磨砺,这位张居正曾孙,对于财政经济已经有着自己的一套经验和见解,甚至在得到朱由榔的“真传”之后,还培养出了超前开拓的眼光。

“陛下,且听臣的两策。”

“其一,仅靠两广征收的粮赋,确实不够,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广民间夏收后就没有余粮了,据臣所知,许多大户夏收后往往都会存有不少余粮。”

周邦立即反驳

“朝廷已经下旨减税减赋,如今才过半年,岂可食言?”

“周尚书误会了,在下的意思并非加税,而是借粮!”

“借粮?”

朱由榔疑惑,这是什么操作?

张同敞接着道

“陛下可记得,之前开设自贸区时,您和臣提到的国债?”

国债!朱由榔恍然大悟,自己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张同敞解释道

“朝天完全可以就此战向士民发行一个‘东征国债’!年利率可以定在一分左右,向两广屯粮地主发行,经过一年新政改革,眼下朝廷威望正高,再加上减税所带来的信用。”

“不怕他们不愿意借,朝廷可以将海贸公司股份作为抵押!如今市舶司建立后海贸繁荣,他们知道这股份有多值钱,不会拒绝。”

朱由榔赞许

“此计甚妙!如此一来秋收以后,朝廷便可以将湖广秋粮用于偿还国债,两广余粮便可提前用于战事。”

周邦却依旧继续发问

“即便如此,恐怕也还有部分缺额啊!”

张同敞回应道

“这便是第二策了,国债不仅只发行给两广地主,也发行给自贸区和市舶司的海商!安南等国秋收比两广还要早!可向海商发行部分国债,作为资本,让市舶司海商在安南等国秋收一结束时,便马上购粮,如此一来朝廷便能在江南清虏治下尚未秋收时便已经筹集好粮食,发动战事!”

周邦稍稍思虑片刻,也赞同道

“臣以为张判院此二策可行!”

朱由榔也觉得豁然开朗,不得不说,虽然国债也好,海贸也好,都是他教给张同敞的,可人家名臣之后的脑袋瓜子就是比自己灵光,立刻就活学活用,将这些超前的金融手段运用起来。

如今东南亚那几个小国都已经被收拾过一顿,门户洞开,而且东南亚又是“一年三熟”的地方,秋收很早,江南、湖广这边还在收夏粮的时候,人家就开始收秋粮了,届时自己便可以依靠两广和东南亚的粮食,趁满清那边还没秋收呢,就打它个措手不及!

讨论完粮食问题,确定在夏收后、秋收前动兵,接下来的战略问题就没这么多疑问了,基本上都是按照内阁和军中几位都督的意见综合来办。

最后决定,主要分为“三攻三守”六个方面用兵。

三个主攻方面,由朱由榔亲自御驾亲征,实际由李过指挥的光复中军,自湖广东征江西、直指南直隶;李定国率领光复左军大部四个师,自闽南出发,与福建巡抚张家玉配合(为了应对福建方面战事,将张家玉闽南巡抚改为福建巡抚),打通福建,北取浙江。

还有便是郑成功的海军,从福建到浙江,沿海骚扰、破袭,配合明军攻势,并且率主力舰队自长江口而入,与吴王势力一同准备策应明军攻打南京的战役。

至于三守,则是由堵胤锡统筹,高一功的光复前军大部为主力防守湖广,应对满清河南而来的清军压力;文安之统筹,川东土司和中军袁宗第所部(川东秦翼明等部改编为中军第六师),防守川东,应对四川方向;左军同知刘文秀留在云南,并且就地新组建左军第六师、第七师,加上原本的一个师,防御云南、贵州。iquai.o

虽说眼下还有半年时间,但提前安排总是没错的,各种征兵、粮饷、军械事宜都可以提前安排。

想到这里,朱由榔又转头对工部尚书胡璇道

“胡卿,武备局那边情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最新章节第25章 筹备与阳谋,网址:https://www.7v55.com/144/144927/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