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召见,相聚一堂,一起讨论(2/3)

作品:《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

的。

若是随随便便改变路程,这路还怎么修?

到时候影响的不单止是路,还有方方面面。

“这不是我们考虑的,我们只负责推算是否对大唐有影响。”

戎建明摇摇头,沉声道。

他哪懂那些东西,也不想理会那些东西。

作为人臣的,只想着为国家效力,不想理会那么多。

“的确不是你们考虑的。”

“既然不是你们考虑的,那要不你们不要考虑那么多?”

“路是本王自己想修的,而不是国家想修的,能否不要站在国家之上考虑问题?”

李恪沉声道。

天下那么多路,很多路不是朝廷修建的。

从来没有听说过修建哪条路要请先生推演一下的。

现在自己修路,还是花自己的钱,自己的人,竟然还有人来管?

“怎么能不站在国家上考虑呢?”

“你这个过程那么大,影响很多方方面面的。”

“人与人之间,山与山之间,水与水之间,都受到牵连的。”

戎建明沉声道。

他觉得李恪说得太没有道理了。

那么大的工程,怎么能不从国家上考虑呢?

动骤之间就是牵动天下民生的大事,如何能够不考虑?

“诸位,你们说这个世界一开始有路吗?”

李恪沉声道。

他也觉得戎建明等人木鱼脑袋。

怎么说都说不明白,说得都有点气了。

“自然是有的。”

戎建明不假思索道。

李二和袁天罡想了想,也是点点头。

世界如果没有路,那么人怎么知道走哪里去呢?

“非也!”

“这个世界本来是没有路的!”

“只是人走多了,也就成了路罢了。”

“人能胜天,人造出来的路也是好路!”

李恪摇摇头,沉声道。

这句名言是后世哲学家所说的。

不是李恪所言,但是也说得非常的对。

“那不可能。”

“没有路人怎么行走?”

戎建明不信。

他就是觉得先要有路,才会有人行走。

“你真是木鱼脑袋,不开窍。”

“你现在看到的是路,所以走了上去。”

“但是几百年前,几千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

“就如同现在的山,郁郁忡忡,本来根本就没有路的。”

“但若是哪一天,那里出现了一批人,然后沿着某个地方行走。”

“日长月久之后,难道不能走出一条路来?”

李恪无语了。

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就不明白呢。

还要自己举例说明,真是让人感觉无语了。

大唐有这些臣工,严重拖延了大唐的接下来的高速发展。

任何敢在发展面前抵抗的,都应该被清除,都应该拉去批斗。

“你......”

“你这是歪理!”

“我们讨论的是你修路破坏大唐江山稳定,不是路是怎么形成的。”

戎建明被气到。

被说是木鱼脑袋让他很不开心。

要不是看在李恪是权势滔天的蜀王殿下,他都破口大骂了。

真是过分了!

好好讨论事情,竟然还攻击自己。

哼,愚昧的王爷!

一旁的李二和袁天罡纷纷摇头。

两人皆是明白戎建明说不过李恪。

“本王刚才说了,长安城到荆州城,全长1300里,工程十分巨大。”

“本王不可能因为你指点一下这里就修改这里,不可能因为你指那里就修改那里。”

“另外,路是能够带来发展的,路是能够带来凝聚力的,路是能带来团结的,而不是你说的破坏!”

李恪沉声道。

自古以来修路的好处都是大于坏处的。

不知道多少地方是因为修路而带动了经济发展的。

在古代修路的好处不是很明显,没有运河那么大的作用。

但是在后世就不同了,后世一条路能够拉动难以想象的经济发展。

有那么一句话,想致富就先修路。

等待路修好了,有人想要靠近路边生活的时候,李恪在推行打井技术。

这个时代也是有水井的。

不过这个时代的水井很浅,得看泉眼。

在后世,就比如李恪自己的农村的老家好了。

农村老家的井打了十多米,将近二十米,是用雷管炸出来的。

然后再加一下井固,蹭住两边的泥土,它就能够使用了,而且几乎不会缺水。

很多地方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 最新章节第786章:召见,相聚一堂,一起讨论,网址:https://www.7v55.com/140/140304/786.html